Skip to content

量化交易策略

🗓️ 更新于:11:45
标签:

股票价格涨跌的驱动因素。

(1)盈利增长是股市每日收益的主要驱动力。创造高盈利增长的公司能战胜市场,而记录低盈利增长的公司则会输给市场。销售增长因子次之。
(2)盈利增长对于未来股票收益不 具有预测性。也就是说,市场能够在盈利增长定价一公布时迅速将其吸收到价格变化中,市场表现非常有效。
(3)自由现金流增长同样是一个显著的驱动股市每日收益的因子。自由现金流增长因子不如盈利增长因子强,但其在驱动股市收益上表现出相对于盈利因子一定的独立性。
(4)和盈利增长不同,自由现金流增长具有预测性。即,市场在吸收自由现金流变化上表现得不那么有效。(因此,自由现金流增长是第一个基础策略 ,可以用来构建一个预测型定量测试。)
(5)然而,股票市场不会完全被基本面因素驱动。投资者的观点、希望、信念和恐惧——我们称为投资者情绪 ——同样能驱动股市收益。基本面因素和投资者情绪之间的互动决定了一只股票的价格。
(6)华尔街分析师的盈利预期反映了投资者的期望。正盈利意外(公布的盈利超过分析师的平均预期)能推动股票战胜市场,而负盈利意外(公布的盈利低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期)导致股票输给市场。
(7)从预测能力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研究表明盈利意外在过去对超额收益具有预测性,但在近几年可能已经逐渐失去了预测能力。
(8)一个股票的估值——以市盈率的计算方法——反映了投资者的情绪,同时在驱动每日股市收益方面是一个强有力的驱动因子。低估值并且在盈利增长方面战胜预期的公司显著地战胜市场,而高估值并且盈利增长低于预期的公司显著地输给市场。(我们将会看到估值也是一个预测性因子。)
(9)盈利增长是股票收益最强的基本面驱动因子,而估值(这里用价格与盈利预测比率来衡量)则是和投资者情绪相关的最强的收益驱动因子。
盈利因子
(1)盈利增长是股市每日收益的主要驱动力。创造高盈利增长的公司能战胜市场,而记录低盈利增长的公司则会输给市场。销售增长因子次之。

盈利能力因子

(1)盈利性策略从定量的角度看是一组非常有效的策略——它们具有预测超额收益的能力。一个原因是过去的盈利能力常常作为公司获得未来成功的晴雨表,因为它反映了如果当前和未来收益用于再投资时可预期的回报。
(2)盈利性应该被看作很强的组合性因子——重要的基础因子——在构建定量测试或股票筛选的过程中十分有用。
(3)盈利性因子在和估值因子结合时是很强的组件因子:盈利性因子衡量了公司资产的质量,而估值因子代表了投资者为了获得这些资产必须支付的价格。
(4)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是一个很强的盈利性因子。它衡量了公司的税后营业收入和总投资(包括债务和股权)的比值。ROIC在不同行业板块中的表现较为稳定。
(5)和其他盈利性策略相同,在ROIC策略中位于最高分位的公司常常是大市值公司。大市值公司通常在竞争力和经济规模方面占据优势,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6)ROIC是基于损益表进行计算的,而现金ROIC用现金流进行衡量(基于现金流量表)。ROIC和现金ROIC构成了效果不错的双因子策略。
(7)盈利能力差并且发行大量股份的公司应当尽量避免或者卖空。ROIC和一年内流通股减少量策略的最低分位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卖空策略的股票列表。
(8)一个更简单的衡量资本回报并且和ROIC同样有效的因子是营业收入和投入资本之比。EBIT或者EBITDA减资本支出可以在计算这个比值中用来近似营业收入。比值的分母——投入资本——和ROIC相同。
(9)当盈利性因子是基于损益表而估值因子是基于现金流量表时将它们相结合的效果会特别好,反之亦然。一个这样的双因子策略是EBITDA减资本支出与投入资本之比和自由现金流和价格之比。
(10)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另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盈利性策略。但总资产收益率(ROA)并不十分有效,这可能是因为用总资产来衡量一个公司的投入资本太宽泛了。
(11)将ROE和ROA相结合的策略可以很好地用来识别出那些需要避免或者卖空的股票。在该策略位于最低分位的股票将会显著地输给市场。
(12)ROE和市净率策略结合了两个使用相近分母的因子(普通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该策略创造出很强并且稳定的超额收益。
(13)经济利润策略计算了公司创造出的收入和真正或隐含的投入资本(债务加股权)之间的差。这是我们测试中最有效的盈利性因子之一。
(14)为了获得经济利润,我们用ROIC(盈利性)减去投入业务或者再投资的资产成本。
(15)资产成本的计算,有时被称为加权平均资产成本,在图4.17中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它包含了债务成本加上股权的隐含成本,通过Beta系数乘以股票风险溢价加上无风险收益率而得到。Beta用来代表单一股票的风险程度(波动率),而风险溢价代表股票在长时间上高于国库券或“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
(16)通过简单地移除Beta能够提高经济利润策略的效果。进一步可以通过用公司的市销率(P/S)代替Beta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市销率用来捕获公司的估值状况,同样也是代表风险水平的重要因子。
(17)对经济利润测试最后的改进则是使用现金ROIC代替了ROIC。现金ROIC用自由现金流(营业现金流减资本支出)来代替营业收入,从而产生了一个效果非常强的策略。
(18)本书中效果最好的双因子策略之一,是经济利润(现金ROIC/市销率)和企业价值比EBITDA。它将基于现金流的盈利性指标和基于损益表的估值指标结合在了一起。

估值因子

(1)一般而言,用估值因子构建的定量策略是有效的。一个基于盈利性或资产价值的历史数据来比较一家公司和其他多家公司的成本的简单策略,非常有效,得到了很高而且稳定的超额收益。
(2)估值是我们最强的基础因子之一。估值因子,应作为组件因子被广泛运用在定量选股的模型中。
(3)结合估值和其他基础因子,如现金流、盈利性、价格动量和成长性,我们得到了一些在测试中表现最好的双因子策略。
(4)我们测试的两个最强的估值方法是自由现金流价格比和企业价值(EV)比EBITDA。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的计算公式为12个月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减去12个月的资本支出再除以市值。
(5)EV/EBTIDA是当前的企业价值(普通股权益加长期债务减去现金及短期投资的市值除以12个月的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可以近似计算为折旧前的经营收入))。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能产生较高而且稳定的超额收益,相当具有通用性,几乎可以和所有我们所测试的定量因子相结合。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在不同行业上也表现良好,没有出现其他现金流因子的缺陷——但是最近几年却变得无效。
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能给出很强的稳定超额收益,它几乎可以和我们所测试的所有的定量因子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很通用的做法。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在跨行业板块中也表现良好,它没有大多数基于现金流的策略都表现不佳。
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能给出很强的稳定超额收益,它几乎可以和我们所测试的所有的定量因子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很通用的做法。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在跨行业板块中也表现良好,它没有大多数基于现金流的策略的主要弱点——最近这些基于现金流的策略都表现不佳。
(6)自由现金流价格比和外部融资策略将估值因子和资产配置因子(股票回购和债务减少)结合,得到了较高且稳定的超额收益。这一策略的最低分位平均负超额收益15%,且在滚动3年期的100%时间都有同样表现,这是本书中最强的卖空策略。
(7)估值和基于价格动量或技术分析的因子组合起来效果非常好。估值因素告诉投资者哪些股票价格诱人,而价格动量因子表明投资者预计该公司的一些基本面将会好转。自由现金流价格比和7个月的价格相对强弱就是一个这样的组合例子。
(8)和盈利性策略不同,估值策略一般在最高分位中选择中小盘股(除了股息率策略选择大盘股外)。这可以通过将两个估值因子组合来使得最高分位的小盘股更加集中,例如,企业价值比销售额和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然而,一般来说,降低投资组合的平均市值会增加投资组合收益的波动性。
(9)估值因素和盈利性因子的结合是很好的投资方法,因为它抓住了投资的两个要领。但估值因子作用更强,在测试中应放在前面(如果定量测试更强调第一个因子)。
(10)远期市盈率定量测试的表现中等。当年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比过去(实际)12个月的盈利或下一年盈利预测的效果要好一些。但对于最低分位,使用未来EPS预测的策略得到了最高的负超额收益。也就是说,以未来可能盈利的最高倍数价格出售的股票往往表现不佳。
(11)然而,远期市盈率的表现并不如EV/EBITDA和自由现金流价格比,它在不同行业上的表现并不稳定。
(12)EV比销售额策略中等有效并且可以用在那些暂时还没有收益的公司上。它尤其在能源、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行业上效果良好。
(13)基于股息率的策略则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一是,股息率过高往往表明一家公司的收益下降,有时甚至预示着股息的削减。另一个问题是,该策略的超额收益既不高也不稳定。
(14)一个青睐于高股息率公司的更强策略是用股息加上股票回购量的策略。这个比例的计算方法是将12个月普通股股息和12个月净回购股份相加再除以公司的总市值。
(15)股息率加上股票回购量策略特别适用于日常消费品行业,而许多其他定量因子在该行业并不有效。
(16)市净率作为单因子策略表现中等。然而,市净率是一个强大的组件因子,尤其和盈利性因子、估值因子和技术因子组合是特别有效的。
(17)特别地,市净率和经济利润策略是一个很好的组合策略,在最高分位得到了平均8%以上的超额收益。
(18)市净率和现金股权回报率的平均负超额收益13%,而且非常稳定,是一个很好的卖空策略。

现金流因子

(1)与估值和盈利性因子一样,现金流因子是最具预测性的基础因子之一。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个公司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流水平是未来股市回报的一个重要指标。
(2)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盈利很重要,但现金流也非常重要,因为现金代表了真实的购买力,而会计盈利距离真实购买力至少还有一个中间步骤。
(3)自由现金流(FCF)比营业收入可以评估公司的盈利质量,来确定公司的会计盈余实际有多少能成为现金。具有较高的自由现金流比营业盈利比例的公司通常具有较高品质的盈利,反之亦然。
(4)自由现金流量被定义为12个月内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流量,再减去12个月的资本支出。减去资本支出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必须使用的现金,因为不维护和扩大厂房及设备的公司很难保持竞争力。
(5)FCF比营业收入策略在各行业板块中表现稳定,但和其他现金流策略一样,它在近年来表现不佳。原因可能是,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产生现金流的公司,因此容易获得的超额收益减少。然而,这种缺陷可以通过其他因子,特别是估值因子相结合来克服。
(6)自由现金流比营业收入和收购比投入资本策略能产生出色的效果,策略的最高分位包含的公司自由现金流较高,而且可以避免使用这些现金进行业务的收购。
(7)自由现金流比营业收入和外部融资策略不仅考虑了一家公司能产生多少现金,同时也从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或减少的角度考虑了这些现金的用途。具有强大的现金流并且回购股份减少债务的公司能够战胜市场。具有负现金流并且不断发行大量的股份和/或债务的公司将会输给市场(平均超过14%),而且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
(8)FCF比营业收入和市销率策略结合了现金流和估值指标,得到了有效而且稳定的超额收益结果。和现金流单因子策略不同,它在最近几年仍然表现出色。
(9)现金ROIC策略比较了一家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和投入资金总额。投入资本被定义为普通股的账面价值加上长期债务,加上优先股及少数股东权益。同样现金ROE策略也可以如法炮制。
(10)现金ROIC策略的最高分位倾向于选择大市值公司,因为大公司往往会产生更多的过剩现金,而小公司更需要用这些现金来发展业务。该策略产生了很高的超额收益,并且在不同行业上都表现出色。
(11)现金ROIC和Capex/PP&E策略的回测表明,具有很强的自由现金流且资本支出需求下降的公司能战胜市场,而现金流出且增加资本支出需求强烈的公司其表现则弱于市场。这个测试的最低分位是一个很好的卖空策略。
(12)现金ROIC和价格比投入资本的回测旨在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公司在投入资本的基础上能赚取多少的现金回报?第二,必须支付多少价格才能买到这样的资本?策略的超额收益很高而且稳定,分位之间的收益几乎完全对称,说明这是一个理由充分的投资策略。
(13)FCF加股权回购加股息比价格策略是一个混合策略,将现金流、资产配置和估值结合成一个单因子。该比率由过去12个月的FCF加入回购股份(或减去从发行股票收到的现金净额),再加股息支付的净现金,最后除以市值得到。该策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组件因子,尤其在构建一个强调估值和资产配置的双因子策略时。
(14)FCF加股权回购再加股息比价格策略的最低分位稳定而且显著地输给了市场(平均12%以上),这是一个很好的卖空策略。它选择那些现金流出并且发行大量股份的公司。
(15)自由现金流加上股息和ROE策略,将现金流产生、估值、盈利性以及股息红利结合到一个单因子测试中,它产生了很高、稳定而且线性的超额收益。

成长性因子

(1)成长性投资是一种不容易量化的投资方法。原因是真正的长期成长股数目极少,而且高增长率的均值回复性和高估值的组合容易导致让人失望的不稳定性。
(2)然而,本章展示了一系列量化成长性投资哲学的方法,尤其当成长性与估值因子相结合后效果更佳。
(3)每股自由现金流得分的计算是基于公司两个因子的综合排名:增长指数和增长的线性度。
(4)每股自由现金流得分得到的超额收益中等,而且相对比较稳定。最高分位在从2004年年中至2006年的每年都略跑赢市场,这点和其他的自由现金流策略不同。
(5)一个简单虽然效果略差的有效成长性策略是通过使用一年期每股自由现金流增长得到的。
(6)每股自由现金流得分与企业价值比EBITDA策略结合了基于现金流量表的成长性指标和基于损益表的估值指标,得到了高、线性而且稳定的超额收益。该策略的最高分位得到了本书双因子策略最高的夏普比率(1.03)。
(7)估值和成长性是两个能很好地结合的基础因子:估值因子防止投资者为成长性支付过高价格,成长性因子防止选择那些永远保持低估值的垃圾股。
(8)EPS得分是一个有效的、基于盈利的成长性因子。虽然作为单因子策略它的表现差强人意,但将它和其他基本面因子和基于市场的因子结合能得到很好的结果。
(9)EPS得分基于10个季度盈利数据计算,是两个因子的加权平均:EPS增长趋势和EPS线性度。
(10)EPS评分和FCF加股息比价格策略结合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因子(EPS)和基于收付实现制的因子(FCF),得到了很高而且稳定的超额收益。
(11)EPS得分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比当年EPS预测策略结合了EPS增长因子和现金流因子,通过比较基于现金的EPS和基于损益表的EPS来衡量盈利的质量。超额收益高而且稳定。
(12)资本支出(capex)代表公司对长期资产的投资,如用来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工厂和设备。
(13)当投资者没有得到高盈利性的充分回报时,资本支出就会变得“过多”。而当公司变得无法维持生产效率、无法保持竞争力时,资本支出就变得“过少”。
(14)两年期平均每股资本支出增长策略中最高分位的公司资本密集度正在降低——它们的资本支出正在下降。而最低分位包含的公司可能变得更加资本密集——它们的资本支出不断上升。
(15)两年期平均每股资本支出增长和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同时了考虑资本密集度(每股capex增长)和估值。超额收益很高,线性而且非常稳定。

资本配置

(1)我们的研究表明,资产配置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因子,几乎能够和本书中的每个基础因子相结合。特别地,资产配置策略告诉投资者要避免甚至是卖空哪些股票,包括了资产配置因子策略的最低分位获得了本书中最高的负超额收益。
(2)一般情况下,公司如果按照“股东欢迎”的方式使用盈余现金,包括明智的资本支出、支付股息、回购股份以及减少债务,这将会在股市中战胜市场,而缺乏现金的并且进行大型收购和股票债券发行的公司则会输给市场。
(3)净回购股份策略是用支付股票回购的现金减去股份发行得到的现金。策略中等有效,但是超额收益总体而言较低。
(4)一个更强的股票回购/发行策略是一年期流通股减少量,用当前流通股数除以四季度前的流通股数。显著减少流通股的公司能战胜市场,而那些大量发行股份的公司则表现不佳(负超额收益平均超过5%)。
(5)我们的研究表明,股票回购策略的效果和其股份的估值呈比例关系:以较低估值大量减少流通股的公司得到的超额收益,将近两倍于不考虑估值策略大量减少流通股的公司的超额收益。
(6)一年流通股减少量和企业价值比EBITDA策略结合了股票回购/发行因子和估值因子,得到了顶部和底部分位高而且非常稳定的超额收益。最低分位包含了价格过高并且发行大量股份的公司,它是一个很好的卖空策略。
(7)股份回购策略同样能和技术因子或价格动量因子相结合(相对强弱、52周价格范围等)。
(8)一年长期债务减少策略在第二分位(减少债务的公司)获得了一定的超额收益和最低分位(发行债券的公司)上中等的负超额收益。它是一个有用的组件因子,尤其是那些对保守投资策略感兴趣的投资者。
(9)净债务减少比投入资本和净股份回购比投入资产策略的最高分位中包括了花费大量现金同时进行股票回购和债务清偿的公司。虽然策略只考虑了资产配置,但它仍然能够产生中等的超额收益,并且比较稳定。
(10)一年长期债务减少和经济利润策略的最高分位包含了那些能够产生相对于它们的资本成本非常强劲的现金利润,而且是使用盈余现金显著减少债务的公司。它能产生较高而且稳定的超额收益。
(11)外部融资比总资产策略将净债务减少和净股票回购汇集成一个单一因子。它的计算公式为从股份和债券发行得到的现金减去用于股票回购和债务清偿支付的现金,再加上短期(当前)债务的变化,最后除以总资产。
(12)外部融资比总资产策略能够和本书中所有主要的投资策略相结合(即所有基础因子)。特别地,它是一个很好的卖空因子。
(13)外部融资比总资产和市净率策略结合了资产配置因子和估值因子,这是一个有效的组合,得到了具有线性关系并且稳定的较高的超额收益。
(14)外部融资和自由现金流加上股息策略是将我们最好的资产配置策略和估值策略(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相结合,其超额收益较高,具有线性关系而且稳定。
(15)外部融资比总资产和52周价格范围策略结合了资产配置因子和价格动量因子。最低分位是一个很好的卖空策略。
(16)3年平均资本支出比投入资本策略表明,公司在资本支出上花费太少往往会遇到问题;而适度使用Capex的公司则能够战胜市场。然而,这个策略在1998年和1999年得到的结果是有偏差的。这种偏差可以通过结合估值因素来消除。
(17)3年平均资本支出比投入资本和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得到了较高的超额收益。这一策略最高分位的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来支付所需的资本支出,而那些在底部分位的公司则没有。
(18)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看,投资者可以仅仅通过避免进行大额现金业务收购的公司来提高收益。特别地,不进行现金收购的大市值公司的表现则显著强于市场。
(19)收购比投入资产和Capex/PP&E策略的底部分位所包含的公司进行了大量的现金收购活动,同时资产支出相对其现有PP&E的比例很高。这两个因子均表明了这些公司都在努力挣扎以保持其竞争力。该分位平均负超额收益接近12%,而且非常稳定。

价格动量
(1)根据市场技术分析师的观点,我们在本章中将价格行为的变化归类为价格动量,这预示着基本面的变化。我们的研究表明,以价格动量为基础的策略是有效的,价格动量最强的股票将战胜市场,而那些动量最弱的股票将表现不佳。
(2)价格动量不仅给投资者提供一个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尚未广为人知的公司的线索,而且也反映了投资者的情绪——人的情绪是影响股价走势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
(3)价格动量是指价格变动的速度,或在一段时间内价格的变动率。正(向上)的价格动量告诉我们目前需求超过供应,而负(向下)的价格动量则告诉我们供给大于需求。
(4)价格动量的研究证明了一个简单但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的事实:在12个月的持有期中,高的股票往往继续走高,而低的股票往往继续走低。
(5)由于价格动量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基本面和估值,因此价格动量几乎能和本书中提出的每一个其他基本面很好地结合:盈利性、估值、现金流、成长性、资产配置和危险信号(风险)。
(6)相对强度是简单的价格动量策略。我们仅仅通过按照价格变化率在选股范围中的排名计算其价格的相对强弱。研究表明,7个月相对强弱能提供最高的超额收益和最佳的12个月的持有期回报稳定性。
(7)相对强弱策略本身是不稳定的;然而,这种波动可以简单地通过结合估值因子得以克服。
(8)估值和价格动量策略能很好地协同工作。估值有助于确保投资者不会为热门股支付过高的价格,而价格动量则表明可能存在一个潜在的基本面催化剂会推动股价走向更高(或更低)。
(9)7个月相对强弱和自由现金流加股息加股票回购比价格的策略将价格动量、现金流、资产配置和估值结合到一个单一的因子中。策略的表现强而且稳定。
(10)52周价格区间策略清楚地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普通股的投资者应买入强势股票,并卖出价格疲软的股票(即卖空)。
(11)52周价格区间的计算公式是(当前价格—52周低点)/(52周高点—52周低点)。该策略的超额收益比7个月相对强弱策略的更高、更稳定。该策略在各行业中表现同样稳定。
(12)日常消费品行业似乎是价格动量规则的一个例外:日常消费品类股票在动量较高时应卖出而不是买入,反之亦然。
(13)52周价格范围和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结合了最强的技术因子和一个估值因子。超额收益强、线性并且稳定。在这一策略底部两个分位的股票一直表现不佳,因此应该避免。
(14)52周价格范围和股本回报率(ROE)策略结合了价格动量与盈利性,这也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尽管缺乏估值因子,这种策略仍然是非常稳定的。一个更强大的三因子策略可以通过简单地增加估值因子(如市净率)得到。
(15)和相对强弱不同,相对强弱指数(RSI)使用了计算周期内的所有价格变动,以确定在此期间的平均价格走势。RSI计算公式为100—(100/(1+U/D)),其中U是价格上涨时所取得的所有上涨点数的总和,D是价格下跌时所有下跌点数的总和(表示为正数)。
(16)价格动量的特点是,负动量测试(预期股价继续下跌)的最佳计算期通常比正动量测试中的短。究其原因可能是,股市下跌的速度比上涨的快。
(17)这种关系对RSI策略均为真:正超额收益的极值在28周RSI附近,负超额收益的极值在16周RSI附近。
(18)28/16周RSI及52周价格区间策略结合了两种不同的价格动量因子。它会产生强大且稳定的回报,但具有较高的波动。加入估值因子(作为第三个因子),将有助于抵消波动,并进一步加强稳定性。
(19)28/16周RSI和经济利润的策略结合了价格动量、现金流、盈利性和估值,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地,最高分位的夏普比率高达0.97。

危险信号

(1)财务杠杆比率,如总债务比总资本,并不像人们所预料那样定量有效:债务最高的公司表现出色,而那些债务水平最低的公司则表现不佳。因此,我们不使用财务杠杆比率作为控制风险的组件因子。
(2)另一方面,债务的回报率考虑了债务相对盈利的水平,可以作为组件因子来为定量选股股模型减少风险。
(3)自由现金流(FCF)比长期债务策略是一个债务回报比值,它衡量相对债务水平现金流的充足程度。它在跨行业上表现良好,同时能够和盈利性、估值、价格动量因子相结合。
(4)资本支出比不动产、厂房及设备(PP&E)策略,提供了一个资本密集度的衡量指标。一般情况下,资本支出相对现有PP&E数额较高的公司,可能将成为资本密集型的企业而会在股市中表现不佳,而资本支出相对PP&E较低的公司的资本密集度会降低,同时可以跑赢市场。
(5)Capex比PP&E和52周价格区间策略结合了价格动量指标和资本密集度衡量指标,并可以产生很高的超额收益。最高分位公司的资本投资金额正在减少,而且其价格正达到或接近52周高点,而在底部的公司则需要增加大量资本支出以保持竞争力,而且价格在52周低点附近。
(6)经营性现金流比资本支出策略将有充足现金来支持资本支出需求的公司放在顶部分位,而把有现金流出、从而可能无法满足资本支出需求的公司放在底部分位。超额收益高而且相对稳定,可以构成一个良好的组件因子。这也属于跨行业有效的。
(7)一个经营性现金流比资本支出加利息和价格比资本支出的双因子策略能产生高而且稳定的超额收益。在经营性现金流比资本支出策略中加入利息能使得超额回报更加稳定,波动更小。价格比资本支出是一个非正统的估值因子,但它在这里的表现不错。
(8)经营性现金流比资本支出和折旧比投入资本策略不仅考虑了盈余现金相对资本支出需求的比值,而且还考虑了公司会计制度的保守程度。其超额收益很高而且具有高度的线性关系。
(9)一年存货变化量加应收账款周转率策略衡量了公司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周转资金代表了用于保障公司短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数额(存货、应收账款等)。适度提高营运资金效率的公司的表现要强于市场,而那些资金使用效率恶化的公司则表现不佳。该策略的表现也属于跨行业稳定的。
(10)一年存货加应收账款周转变化率和自由现金流价格比策略中位于最高分位的公司,通过提高营运资金效率产生了现金流,并且这些现金流的市场估值较低。最低分位则包含了现金使用效率正在下降,并且现金流市场估值过高的公司。超额收益较高、线性并且稳定。
(11)折旧比投入资本策略旨在区分出那些会计政策保守和激进的公司。因为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记录有形资产的折旧费用,所以公司保守或激进的折旧方法就是其会计方法选择的晴雨表。相对投入资本折旧费用最低的公司将会表现不佳,而折旧费用金额最高的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则会强于于大盘。
(12)折旧比投入资本策略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尤为有效,这是因为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折旧费用,包括能源、材料、工业和可选消费品行业。
(13)折旧比投入资本和自由现金流加净回购股份加股息比价格策略,是在一个策略中同时结合了会计保守度、估值指标、现金流和资产配置因子,其超额收益较高、线性并且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