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上市公司特别欢迎带量集采,有的公司却如临大敌,一出带量集采的消息就股价大跌,但是我看到迈普医学却态度特别积极,一方面是对于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另一方面或许是成长期公司与成熟期公司的不同,迈普医学处于成长期,市占率、产品渗透率不高,带量集采就起到一个加速产品推广的作用,迅速打开市场的方法,可以迅速提升渗透率。
而对于成熟期企业,市占率很难提升了,带量集采纯粹就是薄利多销,意义不大。
根据硬脑(脊)膜主要市场参与者的销售收入规模进行分析,2019 年在国 内人工硬脑(脊)膜市场,动物源性材料占比大于 80%;由于进入市场较晚,人 工合成材料的==占比小于 20%==。在过往神经外科手术中,人工合成材料受限于材料 特性与人体组织有差距,结构不利于细胞长入等缺点,难以较大规模的应用。
报告期内,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27.19%,未来预计仍将保持持续的 研发投入,用于产品的改进升级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模式是医 疗器械生产厂商普遍采用的销售模式,对提高产品市场推广效率、提高品牌和市 场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经销商数量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有 570 家境内外经销商。
目前,公司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采 购来源于少数几家供应商,且部分主要原材料的生产商位于欧洲等境外地区。未来,若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发生恶化,或者供应商与公司之间的业务关系发生重大 变化,或者在国家间贸易纠纷等因素影响下,供应商不能及时、保质、保量供应 原材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2018 年末、2019 年末及 2020 年末,公司开发支出账面价值分别为 1,515.27 万元、1,969.20 万元及 3,132.48 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 5.06%、5.79%及 6.99%。 根据公司会计政策,开发支出由在研产品==首例临床入组==后的研发投入资本化形成, 相关研发投入自产品==取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后停止资本化,开发支出将转入无 形资产,并进行摊销。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达到开发支出资本化条件的在研产品为可 吸收止血纱、可吸收医用胶、口腔可吸收修复膜等高值医用耗材,已形成无形资 产的产品为硬脑(脊)膜补片产品。
其中,在研产品可吸收止血纱用于神经外科 手术中控制毛细血管、静脉及小动脉的出血;可吸收医用胶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硬 脑(脊)膜辅助封闭,防止脑脊液渗漏;口腔可吸收修复膜用于在口腔软组织与 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防止上皮细胞和牙龈结缔组织长入骨缺损区,辅助口 腔内骨缺损愈合。上述产品与公司已上市销售的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 修补产品均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多种产品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结合人工合成材料特性,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高性能植 入医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 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可吸收止血纱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 覆盖开颅手术所需要的关键植入医疗器械。同时,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充分 发挥多技术平台的优势,拓展产品至多科室的应用,致力于成为植入医疗器械领 域全球领先企业,提供卓越的产品,服务于全球患者。
公司在国内率先利用生物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出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该产品是入选中国科技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 的唯一一款脑膜产品、也是目录中仅有的 9 项“国际原创”产品之一。为丰富神 经外科产品线布局,公司拓展建立了数字化设计与精密加工、选择性氧化及微纤维网成型、多组分交联及雾化成胶等先进制造技术平台,成功开发出系列创新产品。其中,颅颌面修补产品是==国内少数基于 PEEK 材料==并用于颅颌面缺损修补的 产品,已实现在国内外多个国家的销售;==可吸收止血纱==是专门针对神经外科手术 止血需求所开发的高性能止血产品,目前已取得 CE 证书,正处于==国内注册报批 阶段==,其产业化将有望打破我国神经外科可吸收止血产品的长期==进口垄断==;==可吸收医用胶==是国外神经外科手术中普遍使用的用于防止脑脊液渗漏的产品,目前该 产品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同时,公司基于上述各技术平台进行跨科室的产品开 发,逐步进入口腔科及其他外科领域。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获准注册 3 个 III 类、1 个 II 类医疗器械 产品,备案 1 个 I 类医疗器械产品,取得 4 个产品的 CE 证书和 CE Design 证书, 并拥有 9 个在研产品,为公司日后的经营业绩保持持续增长奠定基础。此外,截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及子公司已形成丰富的专利布局,拥有已获授权的 境内专利 156 项,境外专利 21 项,其中发明专利达 87 项;已受理未授权的境内 专利申请 106 项,境外专利申请 11 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109 项。
多年来,公司在生物增材制造等多个技术平台产业转化的过程中,投入了大 量资源进行产业化装备的设计与开发,自主研发出用于组织修复膜产品规模化生 产的高通量静电纺丝设备、用于可吸收止血纱规模化生产的微纤维网成型设备、 用于体外组织模型或活体组织构建等前沿科学及临床应用研究的“莱普®”系列 生物 3D 打印机。其中,高通量静电纺丝设备的核心发明专利荣获 2018 年度“中 国专利银奖”;自主研发的“莱普®”系列生物 3D 打印机已实现商业化,并已通 过符合欧盟 EMC、LVD、RoHS 指令及美国 FCC 指令的检测。
报告期内,公司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正处于快速增长阶 段,2018-2020 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 ==20.01%==。随着新产品的陆续上市, 各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预计公司经营业绩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近几年医疗器械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中国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的调研数据,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90%以上 为中小型企业,主营收入平均在 3,000-4,000 万元,与国内制药企业的 3-4 亿元 相比较,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时,自 2014 年以来,随着医疗器械监管更加严 格、==准入标准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较高==、资金需求较大的 III 类医疗器械企业数 量呈下降趋势,表明了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有待提高,高端医疗器 械仍以进口产品为主。
未来,进口替代仍然是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主旋律,这个过程需要伴随着国 产自有技术的创新与升级。为此,近年来国家鼓励医疗器械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 预计未来几年,会有一大批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问世。
目前,中国科技部已遴 选出第一批《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一共包括 87 个创新医疗器械产 品,其中 9 项国际原创、55 项国内首创、23 项重大技术提升,树立了我国持续 科技研发的==标杆==。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将不断提升, 进口替代将不断加速,医疗器械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医疗器 械行业发展报告(2019)》的预测,2022 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 破万亿元,达到 10,947 亿元,2018-2022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14.45%==。
(2)从产品结构来看,高值医用耗材为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按照医械研究院的划分,医疗器械可以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 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四大类。其中,根据医械研究院的统计,2018 年高值医用 耗材的市场规模约为 1,046 亿元,占比约为 20%,==同比增长 20.37%==,是医疗器 械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亦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未来几年,随着医疗改革进入深水期,高值医用耗材亦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推出明确了高值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鼓励医疗 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长期来看,带量采购中标的 企业能够==独享==该省(市)公立医院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在此趋势下,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市场口碑良好==的领先企业将能够不断扩大 其市场占有率,主要原因是高值医用耗材的成熟不仅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还需 要相当时间的==市场培育==来得到用户的认可,具体为:①高值医用耗材属于多学科 交叉的高科技领域,其产品综合了临床医学、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 学等多学科及多种技术,核心技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②高值医用耗材是 一个“先入为主”的细分领域,为了减小潜在风险,医生往往倾向于在手术中使 用统一品牌的产品及配套工具,渠道壁垒较高。
(3)从发展路径来看,==平台型公司将成为趋势==
与药品不同,==某一疾病领域所涉及的医疗器械可达数十种==。因此,企业需要 不断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并购整合等方式来扩充产品线,对渠道的利用形成协同效 应,增加收入来源的同时控制销售费用增长,从而提升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在国际市场上,美敦力、强生、英特格拉等医疗器械巨头的发展史既是技术 升级史,也是一部并购史,企业大多围绕核心产品线,进行主营业务的整合,逐 步成为某一领域的平台型公司,这一过程中科室产品解决方案是其常采取的销售 模式。结合医疗器械的行业特点、国际巨头的发展路径,平台型公司也将成为国 内医疗器械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神经外科作为高精尖的前沿学科之一,对应用在手术中的高值医用耗材技术 含量和精细程度要求都非常高。不过,我国神经外科医用耗材的发展时间尚短, ==国产产品和国外产品仍有不小的差距==,目前除了人工硬脑(脊)膜完成了进口替代之外,其他细分市场仍由国外产品主导,==进口替代率非常低==。但随着国家出台 一系列政策鼓励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创新发展,比如审批制度优化、高端器械进入 国家扶持目录等,多项创新产品进入资金扶持和优先审批通道,市场格局逐渐发 生转变,拥有核心研发实力、不断推出新产品进行迭代的公司将从中受益,进口 替代程度不断加快。
截止 2019 年,全国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数量接近 70 万例,同比增长约 15%。 按产品类别划分,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高值耗材主要包括颅骨材料、脑膜材料、止 血材料、闭合材料、引流材料等,具体如下:
随着神经外科市场的发展,人工硬脑(脊)膜的使用量亦逐年增加,并日趋 成熟。据估算,2019 年国内人工硬脑(脊)膜市场容量接近 8 亿元,该数据的 具体测算过程为:(1)硬脑(脊)膜缺损常见于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 病、颅内损伤及脑恶性肿瘤等神经疾病,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上述疾病的 2018 年出院人数为 655.93 万人,较 2017 年同比增长 ==15.47%==,2014-2018 年的复 合增长率为 18.70%。根据佰仁医疗的公开资料,截至 2018 年,全国神经外科开 颅手术数量超过 60 万台。
目前,有不少国内厂家在进行氧化再生纤维素产品的国产化,但由于产业化 的技术难度,尚未有大规模应用并替代强生公司等国外产品的国内产品出现。截 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开发的氧化再生纤维素可吸收止血纱产品已取得 CE 证书,尚在国内注册报批阶段,未来在国内上市将有望打破国内神经外科手术高性能止血产品的进口垄断。
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的统计数据,以出厂价格计算,2020 年预计全球 止血材料的销售规模为 27.61 亿美元,2015-2020 年的复合增长速度为 6.20%。 其中,凝血酶相关的止血材料(包括纤维蛋白胶)的销售规模为 9.13 亿美元, 占比 33.07%;多种材料复合的止血材料的销售规模为 7.48 亿美元,占比 27.07%; 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材料的销售规模为 4.91 亿美元,占比 17.78%;基于凝胶的 止血材料(包括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销售规模为 3.92 亿美元,占比 14.18%。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在国内市场,2019 年可吸收止血纱的 销售规模为 9.03 亿元,2015-2019 年复合增长率为 ==6.10%==,预计 2024 年将达到 9.85 亿元的销售规模。
问题一:公司 PEEK 材料产品被集采的可能性? 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7 号),提出对于临床用量较 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 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
公司所开发的基于 PEEK 材料的颅颌面修补产品上市年份较 短,市场竞品品牌较少,目前市场整体的普及率尚较低,因此短 期内被集采的可能性较小。
问题二:PEEK 材料对传统钛材料的替代情况如何? 答:PEEK 材料是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骨 移植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基于该材料具有耐辐照性、绝缘性 稳定、耐水解、抗压、耐腐蚀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传统钛材料产 品热胀冷缩、导热快、金属伪影等问题。近年来该材料的应用逐 渐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因此,==PEEK 材料将成为替代传统钛材料的首选材料==。
公司的颅颌面修补产品采用 PEEK 材料,其运用数字化设计 与精密加工技术,实现了较高的骨缺损匹配度,符合行业发展趋 势,是对传统钛材料的替代。根据有关公开资料显示,神经外科 领域传统的颅颌面修补材料以钛材料为主,PEEK 材料产品渗透 率目前尚较低。但基于 PEEK 材料在性能上相较钛材料具备更明 显的产品优势,近年来其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7 年至 2019 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超过 80%==,渗透率快速提升。
问题三:请介绍下可吸收氧化纤维素的主要技术难点? 答:公司的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是专门针对神经外科手术止血需求所开发的高性能止血产品,其产业化将有望打 破我国神经外科可吸收止血产品的长期进口垄断。 该产品的技术突破挑战难度很大,产业化历程也是很不容 易。公司用了 ==8 年时间==对该产品开展自主研发,从原材料选材、 工艺制备方法选择、特制生产设备开发、产品质量稳定性控制和 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等方面均需要从零开始,研发团队通过不断 摸索、总结、再开发,才顺利实现该产品的产业化。 该产品系选用木质纤维作为原材料,经再生、选择性氧化和 无纺成型工艺,制成无纺多层结构,形成具有结构均一、性能稳 定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材料。基于该材料的独特特性,能有效 将创面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在网眼纱布上,迅速形成凝胶状黑色 物质,凝结血块,从而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目前,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临床应用广泛,有效性和安全 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在 2018 年发布的《神经外科围术期出 血防治专家共识》、2021 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机构止血 材料管理专家共识》,以及 2021 年《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性脑 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中均==得到认可和推荐==。
问题五:公司主要产品是否在医保覆盖范围内? 答:目前公司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均在全国医保范围内, 每个省市的报销比例不同,具体根据各省市医保政策执行;颅颌面修补产品目前在个别省市有进入医保范围内,但其作为应用全新材料的产品,其上市年份较短,市场==竞品品牌较少,市场普及率尚较低==,因此被更多医院纳入报销范围还需要一定时间;==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目前尚无国产==同类产品对照,但进口同类产品在全国已基本在医保支付范围内,目前该产品==已获批国家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其进入各省市医保支付范围还需一 定时间。
问题六:迈普医学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是目前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硬脑 (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可吸收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等 植入器械产品的企业。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少 数具有规模化出口海外高端医疗市场能力的神经外科高性能植入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此外,公司是一家==研发基因很浓==的企业,截止目前已拥有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增材制造、数字化设计与精密加工、选择 性氧化及微纤维网成型、多组分交联及雾化成胶四大先进制造技术平台。同时,为保障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公司以 “临床需求”为导向,依托建立的多元化技术平台,不断拓展新 产品。 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成为国内神经外科领域高性能植入医疗 器械的领先企业,并建立国际品牌的竞争优势。同时,在保持神 经外科领域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将利用生物增材制造等 技术优势及丰富的产业转化经验,延伸技术平台的应用至口腔科 及其他外科领域,推进止血类、医用胶类、口腔修复类等产品线 的建立,持续推出新产品,满足临床需求。
分时线走势特点:凹凸的折线,这是一种成交不活跃的表现,有点类似银行股,只是比银行股换手率稍微高点。
意思是可吸收止血纱、可吸收医用胶、口腔可吸收修复膜已经投入临床入组,但还没取得医疗器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