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人生在于接受不完美,而非学会做选择

🗓️ 更新于:11:26
标签:

越来越觉得人生不是在于学会做选择,而是在于接受不完美。

总是有很多人问我法学院留学选校的问题,读JD还是LLM?位置优先还是排名优先?每次看到这些问题,我都能感受到背后那种浓浓的纠结和不甘。

其实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两种选择各自的优缺点,但因为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第三种选择,所以才纠结万分,不知道该放弃哪一个。

这时候,我的建议永远只有一个:没有差别,都一样。

既然两个都想要,说明两个选择都有吸引我们的地方,那任何一个选择都必然意味着不完美。我们无法做出选择,其实是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个不完美的现实。

我之前介绍过一本书叫《冥想与开悟:佛教为什么是真的》,作者从脑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冥想如何能让我们改变一些底层信仰,获得更多的内心平静。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追求完美】这件事上,大脑就是一个彻底充满bug和缺点的决策机器。

大脑的理性机制,无时无刻不在推着我们去判断和决策,试图让我们找到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所以对于世界和自己,大脑会永不停歇的进行判断。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要,那个不要。

这种理性的判断机制,的确是人类非常大的一个进化优势,可以让我们趋利避害,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想要而得不到的痛苦、一定要放弃的痛苦、和不得不做选择不能两全其美的痛苦。

但我们也有能力,在大脑陷入这种理性的陷阱时,通过观察和觉知把自己引出来。

最终我们将达到的状态是,意识到这世上总是难有两全其美,也时刻充斥着不完美。所以学会了放下,告诉自己不必判断,不必创造分离,既然现实如此,就接受它的不完美,然后继续带着热情生活下去。

如何建立起这种观察和觉知?

今年开始冥想以来,自己感觉渐渐有些进步。大脑每次开始陷入“判断分离”模式时,就会给我带来那种想要得不到的痛苦。这种心理或生理机制往往在电光火石间,能浮到我表层意识的感受就只有痛苦了。

冥想中那种观察到念头、不被念头带走,继续回到呼吸和专注的技巧,这时候就很有用了。感受到痛苦,不要下意识的去顺着痛苦行动,不要”react”,而是去问一下为什么。

如果很快深入到自己无法接受不完美、是大脑的理性陷阱在作怪的底层信仰,就利用冥想时的技巧,专注呼吸,等那种难受的感觉静静流过去,不要陷入选择困难的痛苦。等心情平静下来后,做一个选择,然后往前走。

做多了选择就知道,其实人生哪条路上都有风景,到最后我们以为的“不完美“,也只是一种执念而已。

From <https://weibo.com/vyes/home#160359633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