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研方法
2022年1月22日
0:18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行业投研方法论的内容。
01供需要素分析
1. 简单的线性外推
这是包括很多分析师在内的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Airpods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我们就会简单线性外推今年也会高速增长,从而忽略了业绩的拐点。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面板行业,今年上半年受到驱动IC等缺货,面板价格开始涨价,大家都纷纷对未来面板价格一片乐观,而下半年就开始价格转跌。
而根据历史经验,如果面板的价格持续在成本线以下,涨价也可能随时会发生,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行业龙头敢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逆势扩张的底气。
所以我们在研究的切忌不要简单地线性外推。
2. 预测准确的核心是需要“不断修正”
我们很难做到,一次深入的研究就可以做到的准确的预测,要根据新的行业信息对我们的预测进行不断的修正。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分析师在年初做的预测往往和最后真实的情况也会差的比较远,但是在一季报、中报出来了之后,有了新的信息,他们会修正自己的盈利预测,而修正后的数据就会相对准确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关注盈利上修、评级上调的公司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研究绝对不是一次深度研究之后就结束了,而是我之前在《甄选研报》专栏中和大家分享过的,要形成自己的跟踪框架,深度研究应该是一个可跟踪、可验证的模式。
比如,半导体其实20Q1、21Q1开始业绩的增速就非常高,但是公司的股价是今年5月份之后才开始涨起来的,说明市场也会对业绩有一个“修正”的过程,它也是从前瞻认识到共识认知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早之前就开始提示军工行业的机会,因为行业还没有还没有形成对军工高增长的共识,这也是市场一个修正的过程。
比如,常见的跟踪体系和框架包括:
- **需求跟踪:**行业全面增长or结构性增长?下游是否有创新需求?订单情况、价格、出货量等;
- **产能跟踪:**CapEx的投入和维护、扩产投资等;
- **客户关系:**犹如绑定大客户,新增切入大客户?
- **产品迭代:**产品高端化逻辑?周转率等情况如何?
3. 供不应求or供过于求?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我们应该去选一些“买方”市场的公司去投资。我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竞争力,你只能来买我的产品。而一些“卖方”市场的公司,大家做的都是同质化的产品,那么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也将更大。
4. 毛利率
毛利率还是能很快反应市场的供需格局的。
我们除了看公司毛利率的绝对水平以外,还需要看毛利率的变化,当公司的产品面临缺货、涨价的情况的下,往往都会伴随着业务毛利率的提升。这是分析公司供需情况的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
5. 价格的传导能力决定了公司面临供需变化时的应对能力
产业链中企业的地位越高、市场越集中,这些企业往往能更好地传导原材料涨价,这在今年PPI高企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传导不太通畅的公司,市场份额分散的一些行业,上游涨价,下游又不能提价,只能损害公司自己的财务水平。
而有些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的行业,如面板,我们看到上半年由于驱动IC缺货,由于行业双寡头,涨价向下游传导的非常顺畅,相关公司的毛利率还能获得提升。
6. 股价往往领先于供需变化
很多投资者在投资一些有供需缺口的行业时,一味地以为,只要供需格局没变化,股价就没问题。这其实还是有问题的,投资是看预期,即使供需尚未扭转、产能尚未扩产,但是产品的价格和股价往往会提前见顶。
02投资稀缺性
稀缺性是我们投资的时候非常好的一个角度,可以说它既决定了公司的估值的上限,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业绩。
1. 稀缺性的来源
稀缺性一种来自于高端技术的壁垒,独家的产品或技术,唯一的上市标的等等是稀缺性最大的来源,也是最有价值的稀缺性。
稀缺性的另外一种还有可能是在传统领域,已经没有其他公司做了,活下来的就一家,每年有一定的产能扩张,这些公司的小日子也可以过的很好。
2. 有无稀缺性的区别
如果公司无稀缺性,那么在一个新兴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之后,会吸引一大批公司进入行业,而这个时候,由于公司存在先发优势,可能业绩是最好的时候,而随着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从稀缺性和财务优势上可能都会消失,业绩最好的时候也是股价的高点,这点可能跟周期性投资有点像了。
而如果公司有稀缺性,那么只要当行业出现拐点或加速启动,由于稀缺性和竞争的度假型,就可以形成长期的高成长。对于这些有稀缺性的公司而言,原材料价格能顺畅传导下游、只要扩产我就能赚钱,就相当于只是自己跟自己的竞争了。
3. 有没有稀缺性投资的实际例子?
珀莱雅最早2017年上市,当时市场上正宗的化妆品标的还非常稀缺,其股价也是持续上涨,而2020年随着化妆品标的越来越多,失去了稀缺性后,股价则开始进入了长时间的震荡。
其他的类似的案例还有,射频的卓胜微、CIS韦尔股份,其稀缺性由于其他相关标的的陆续上市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行业投研方法论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今天就先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关于行业投研方法论的更多内容也可以在《甄选研报》专栏中查看。
来自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2653661483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