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

🗓️ 更新于:23:22
标签:

昨天B站的《后浪》又刷屏朋友圈了,燃爆,感动,泪目。

但也有一些人说,你们看转发的都是七零后八零后叔叔阿姨,真正的后浪人家根本不care。
这么说的人,是没看懂。

宝哥如果在20岁的时候,有个老头子站在台上这么哇哩哇啦说一通,哪怕是说我赞美你我羡慕你你好牛逼,我也不会有啥感觉。

就跟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话一样,你会认真听伐?
多数是不会的,甚至搞不好还要嫌弃一下,烦死了拜托快点结束我后面还约了妹子。

但是这场演讲的真正受众,根本不是00后。
这场演讲的本质是前浪对着后浪,讲给中浪听。
关键词叫作:“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而且是七分羡慕,三分自卑。

探索兴趣、热爱生活、分享快乐、自信从容,表达自我,拥抱世界。
这些哪个不是80后中浪们曾经有过的状态?

从小学电脑英语,中学里开始接触互联网打开新世界大门,最早开始拥抱欧美日韩流行文化……那时候生活每天都在日新月异,我们也最早学会各种各样的新东西,小小年纪就享受着前浪们的惊叹。

但是大部分中浪们现在的状态,是被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改变了。
关键词成了疲劳、虚弱、油腻。
哪怕青年的定义上限是44岁,他们都不敢再自认是青年,而是在话语上自觉站入中老年队伍,甚至9293年的都要自比为中年人。

我相信这是一种自嘲,提前给自己一种降低预期的暗示,以建设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为什么要提前防御呢?这说明不是真的甘心变老,反倒是害怕变老。
大家都有着一颗少年的心啊。

这次《后浪》引爆了80后朋友圈,恰恰印证了这点: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Z时代是人在其中不自知,只有像中浪们这样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明白和怀念年轻人的品质。
“这帮小宁条件好,以后伐得了”。
这TM明明也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话啊!

85/90/95其实作为人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截面上的不同更多只是所处年龄阶段的差异。
我相信,既然可以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那也可以活回自己曾经年轻的样子。

最后从商业上说一下。
拉新的角度,00后大部分已经在B站上了,他们听不听这个演讲其实无所谓。
00后1.4亿人,90后1.7亿人,80后2.3亿人。
B站正在从月活1.3亿往3~4亿走的阶段,增量来自于哪里,已经一目了然。

这次PR事件和年初的跨年晚会有些异曲同工,关键词是破圈。
整个演讲最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是:我们这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就股票而言,前浪们确实不足以想象B站的未来。
后浪们明白B站的未来,手里又没钱。
而想象力还在又能给股票定价的中浪们看懂了、燃爆了。
重估已经势不可挡。

年少有为不自卑,这即是B站今年的走势,也是对所有中浪后浪青年人的祝福。
五四青年节快乐!

来自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OTQyMDUwMw==&mid=2247483937&idx=1&sn=ae8dd78032a6e7e2bb1b2ce2e98f1aec&scene=19&key=8d4c13c1d3cf9ebd14f9c32276cea2c046aea3dbdfcbf9d9fb0a4b822d1d1e05d9fb49df6b2da8f60f7b94343a8577b59b205f9b9254851e89806ea7e697cd8a30e755d81a1c85a3dd6418889ed1703f1003e0f4bf69f41a1db00cf14946e4c06dbded8ba658d1c6349b135572b16182f8b79b97df43fd9a661dbb0813bc144e&ascene=51&uin=MTQwMjQzODMyMg%3D%3D&devicetype=Windows+10+x64&version=63070517&lang=zh_CN&exportkey=AXlgkZMsxFnyX39MOAsQZNM%3D&acctmode=0&pass_ticket=G86CgbHGkgPHxVkCC0GMUkVI9k567GZA9q9K516%2FGlrHgqou0IvkAwWeBAPjE0Kw&wx_header=0&fontgea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