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完全否定中医的,去医院开药也会明确告诉医生不要中药和中成药,没有循
人体像一个黑箱。有部分药品药品效果显著,双盲对照实验中p<0.05,而另一些药品效果不够显著p=0.1,比如莲花清瘟,你无法否认他无效,但它的效果也只比安慰剂好一点点,甚至是否有效取决于患者是否相信它有效。
直到读了瑞达利欧的可信度加权原则,让我意识到中药大多是“经验上可行”,但无法通过双盲对照实验,是一种弱逻辑或弱因果,在缺乏强逻辑的时候可以作为权宜之计。有些中草药能够提取出有效成分,弄清楚作用机理后,还能通过双盲对照实验,上升为强逻辑,最著名的比如青蒿素。
因果关系复杂的领域容易滋生迷信和神秘主义,比如中医、占星术、风水,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是用词抽象、笼统,它们没有强因果强逻辑,只有笼统宽泛的规律,利用了巴纳姆效应,利用了人的易受暗示性。
我现在可以接受中药或中成药的治疗方案,前提是过去经验显示有效,但是这一标准也放松了,现在中药不需要临床实验,只需要进行毒理实验证明无毒即可,这条政策是2018年初开始实施的,可以预料此后审批通过的中成药总体质量下降。有一句话叫中药负责利润,西药负责疗效。你无法否认中药没有疗效,但很多中药的疗效就是不够确切,不够显著。
我愿意把中药或中成药当备选的方案,前提是过去经验显示有效。
可信度加权原则——过去显示他的正确率很高,就应该让他一试。过去经验显示这个药方有效率很高,那就应该试一试。
西药好比一名专